10月20日上午,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,举行云南省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新闻发布会·农业农村专场,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以下为云南省财政厅就
财政支持"十四五"农业农村发展
工作情况答记者问
↓↓↓
昆明日报记者:“十四五”期间,云南财政多渠道筹措资金,持续加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。请问,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,有怎样的成效?谢谢。
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苏建宏:谢谢你对财政投入情况的关注。总的来说,“十四五”期间,各级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,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、省人民政府工作要求,锚定建设“特色农业强省”目标,多措并举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。我分别从两个方面作一个介绍。
支持措施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的方面:
一是从投入力度和强度来看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财政预算优先保障。全省农林水支出五年累计达4398.93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14.07%,超全国平均水平5.3个百分点,在周边省份中保持第一。其中:累计争取中央衔接资金876.08亿元,连续五年全国第一;省本级财政安排衔接资金394亿元,居各省省级资金规模第一。
二是从投入的重点来看,聚焦“1+10+3”高原特色农业强化产业投入。五年安排资金1351.72亿元,支持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。其中:安排资金600.65亿元支持粮食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;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投入产业项目706.99亿元,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;设立并安排省级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29.21亿元,支持设施农业、完善全产业链的发展;争取中央资金14.87亿元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。
三是从投入的方式来看,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放大投入效应。其中,切块安排衔接资金21.79亿元,支持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74.89亿元,居全国第二位;累计对农业企业贴息1.5亿元,支持企业777家、撬动企业新增贷款141.4亿元;安排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奖补资金14.77亿元,支持省农担公司为市场主体提供担保直接融资611亿元,业务规模居全国前列;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56.2亿元,为全省2890.3万户(次)农户提供风险保障;同时,设立规模30亿元以上的农业股权投资基金,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。
取得成效可从三个方面来看:
一是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生产的底线,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,实现产业增值、企业增效、群众增收,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.7%;与此同时,通过强化联农带农机制,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.0%,2024年为17450元。
二是促进了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,党建引领、农民主体作用和内生动力持续迸发,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,全省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,2024年为39.24万元,年均增长31.8%;19.5万名群众代表积极参与村级民主议事,实施村级公益事业。
三是基本形成了“政银担保投”共同组合的农业产业多元投入机制,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,财政“三农”投入总量继2020年之后2024年再破千亿,全省衔接资金国家绩效评价考核连续两年获A等次,中央奖励资金5.9亿元。
下一步,省财政厅将锚定省委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持续做好资金筹措、使用和监管“三篇文章”,为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财政贡献。谢谢!
来源: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