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
央行发布2017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:手机银行支付业务笔数增长79.12%
2018-05-02 17:07

据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末,所统计农村地区拥有县级行政区2252个、乡级行政区3.21万个、村级行政区52.97万个,农村地区人口数量9.71亿人。

手机银行业务高速增长


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数量依然稳步增长。截至2017年末,农村地区累计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1966.51万户;2017年(以下简称当年)新增143.44万户,增长7.87%。农村地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39.66亿户,人均4.08户;当年新增4.05亿户,增长11.37%。

银行卡数量持续增长但增幅放缓。截至2017年末,农村地区银行卡数量余额28.81亿张。人均持卡量为2.97张。

电子银行支付出现明显分化,手机银行高速增长,网银支付持平,电话银行支付业务明显萎缩。截至2017年末,农村地区发生网银支付业务笔数94.69亿笔,金额152.73万亿元,交易金额较上年有小幅增长。发生手机银行支付业务笔数91.10亿笔,金额38.89万亿元,分别增长79.12%、66.2%。发生电话银行支付业务笔数9788.24万笔,金额1214.71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46.22%、55.37%。

银行机构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。2017年,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共提供收款服务4.60亿笔,金额5543.13亿元。

非银行支付机构方面,移动支付业务占绝对优势。2017年,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网络支付业务共计1417.82亿笔,金额45万亿元。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农村地区网络商户提供收款2.77亿笔,金额1791.68亿元,单笔金额646.82元。

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业务增长迅速

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覆盖情况。截至2017年末,农村地区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银行网点9.49万个,代理银行网点2.72万个,合计12.21万个,覆盖比率为96.83%,覆盖率较上年提升3.37个百分点。

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业务增长迅速。截至2017年末,以参与者身份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的银行网点4.41万个,基本覆盖农信社等合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。2017年农村地区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办理业务33.49亿笔,金额6.68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99.23%、23.02%,交易增长十分迅速。

低端转账电话加快更新

农村特约商户总量稳步增长。截至2017年末,农村地区特约商户526.33万户,当年新增58.01万户,增长12.39%。

同时,ATM数量持续增长,交易笔数明显下降;POS机数量依然保持高位小幅增长,低端转账电话加快更新,POS机业务量再次下降;自助服务终端等创新型机具数量与交易量均下降。

助农取款服务结构不断优化

助农取款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保持稳定,结构不断优化,支付业务出现下滑迹象。截至2017年末,农村地区拥有助农取款服务点91.4万个(其中,加载电商功能的13.98万个),覆盖村级行政区51.56万个,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7.34%,村均拥有量为1.73个。2017年,农村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共办理支付业务(包括取款、汇款、代理缴费)合计4.51亿笔,金额3651.92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8.89%和14.03%。

取款业务出现下降,取款笔数占服务点支付业务总量依然接近一半。2017年,农村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办理取款业务2.25亿笔,金额为1159.25亿元;全年共办理查询1.84亿笔。取款查询比约为5:4,查询业务频繁。

汇款业务量下降,代理缴费业务金额仍增长较快。2017年,农村地区代理缴费业务1.02亿笔,同比下降2.86%,金额达128.44亿元,同比增长17.16%。

2017年,农村地区服务点支付业务笔均金额809.74元;其中,汇款、取款、代理缴费的笔均金额依次为1906.65元、515.22元、125.92元。

非现金支付代理发放情况

2017年,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以非现金支付方式(包括存折、银行卡)代理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”(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)、“新农合”(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) 以及各类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合计20.52亿笔,金额7837.69亿元。

其中,代理发放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”12.98亿笔,金额3999.96亿元,单笔金额308.16元。代理发放“新农合”1.52亿笔,金额678.32亿元,单笔金额446.26元。代理发放各类财政涉农补贴6.02亿笔,金额3159.41亿元,单笔金额524.82元。

据《农村金融时报》作者李林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