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振兴,根基在人;产业勃兴,动能唯青。乡村振兴,根基在人;产业勃兴,动能唯青。当青年携技术、怀梦想、肩担当回归乡土,便化作点燃乡村未来的星火。在楚雄这片热土上,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彭程,正是这股新生力量的杰出代表。
彭程的大学舍友来自云南各地州,彼此相处融洽,舍友家中多以水果种植为生,他常随舍友回家小住。四年间,彭程耳濡目染,不仅熟悉了水果产业的发展脉络,更渐渐摸清了种植技术的肌理。还未毕业时,他已开始研究家乡楚雄的地理气候,在网络上钻研种植技术与果园建设方法。2017年大学毕业,怀着对故土的赤城热爱,他承包了紫溪镇母掌村委会的百余亩荒山,带动当地15户种植户,种植了近100亩冬桃、樱桃、红梨等特色水果。
2021年丰收季,喜悦之中,彭程敏锐察觉到发展的瓶颈:品牌弱势让优质农产品“明珠蒙尘”,种植规模有限则难以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。青年人骨子里的挑战欲被悄然唤醒,转型成为破局的唯一出路。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:初创农场的身份、匮乏的抵押物、微薄的信用额度,将融资通路一一堵死。梦想与现实碰撞,让彭程陷入焦虑,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愿景,似乎变得遥不可及。
就在此时,云南农担公司楚雄办事处带着“立滇为农”的服务使命而来,他们走进田间地头,在土壤改良的深浅沟壑里、线上销售的点滴突破间,读懂了这位青年农人的执着——这些扎根土地的鲜活实践,比任何抵押物都更具分量。办事处与楚雄市农商行联合尽调后,迅速为彭程办妥60万元融资担保贷款。这笔贷款数额或许不算庞大,却让彭程真正迈出了从传统农业人向现代农业经营者转型的步伐。
有了资金加持,彭程从商标注册、绿色食品认证、产地环境监测,到独立品牌包装、互联网运营多维度发力,打造出“西霸农场”“母掌生鲜”两大品牌,为楚雄市高原特色经济林果产业闯出一片新天地,也探索出一条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发展的新路径。如今,农场已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:线上在各大电商平台搭建C端店铺,与30余家C端店铺签订供货协议;线下则覆盖外省档口、商超,本地各大商超、农贸市场及直营店。
与此同时,彭程积极探索“绿色农业+生态旅游+观光采摘”模式,连续3年举办桃花节、樱桃节、冬桃节等生态采摘体验活动,每年吸引游客2万多人次;还在楚雄市主城区及农场基地开办本土生态农产品年货节、展销会,既为农户提供了农特产品销售平台,推动农城融合发展,让大山与田园里的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品质农副产品选择,更为农户稳定增收筑牢了根基。
如今的楚雄市西霸农场,早已突破单一种植边界,构建起种植、收购、种植技术服务环环相扣的产业闭环。从最初的100亩土地,拓展至600亩;年收入从200万元跃升至1200万元——数字的跨越背后,是农场从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综合体蜕变的生动注脚。“基地+合作社+公司+农户+平台”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,如同一根坚韧纽带,将分散的力量凝聚成发展合力。通过组织农户推行规范化种植管理,用协议收购筑牢保障,让当地80户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。从一片果林到一个产业,从个人创业到带动一方,彭程的西霸农场如同鲜活标杆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,也照亮了更多新农人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。
【小编手记】
从最初60万元贷款担保到如今增额续保至150万元的担保额度,四年间,云南农担的支持如一股温热的溪流,从未间断地着彭程的创业之路。当年那个怀揣梦想返乡的大学生,也已蜕变为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、最美“三农”人、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、云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“新农人”典范。他从返乡青年到“新农人”典范的茁壮成长,亦是云南农担在服务“三农”的道路上,以初心践行使命的生动注脚。
关注渠道
供稿:楚雄办事处
编辑:思昂传媒 吕晓娟 王锐
一审:楚雄办事处 张莎
二审:综合管理部 王隽南